![]() |
60句激励孩子成长的.. | [07-11] |
![]() |
姥爷的足迹与家风 | [07-10] |
![]() |
蔡元培:孩子过了14.. | [07-10] |
![]()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关.. | [07-07] |
![]() |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 | [07-06] |
![]() |
家长好好学习 孩子.. | [07-06] |
![]() |
2025年“家校共育.. | [07-04] |
![]() |
谢谢你给我的爱 | [07-04] |
电话: | 0558-2272076 |
地址: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
![]() |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生理健康 |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 ![]() |
发布时间:2025-07-06 浏览:37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在阜阳市关工委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颍西街道关工委、颍西中心校关工委 臧春林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过重的学习压力引发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厌学、抑郁、焦虑、自卑、叛逆、暴躁、恐惧等方面。据官方调查表明,在校青少年厌学的比率高达73.3%。2024年《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图》发布的信息显示,约有25%的青少年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障碍,在校学生占比50%以上。2023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小学生为10%,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40%,其中初中生重度抑郁占8%。青少年心理问题表现为以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为主的心理状况。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而且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022年,国家出台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出台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切实把心理健康摆在更突出的位置;2024年10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教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强调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落实这些法规与政策,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学习,深入基层调研,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讨和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深入辖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调研,开展了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咨询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诸多问题。 1、重视不够,意识薄弱。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知,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片面的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对孩子进行心理测试和咨询,有的视为“矫情”、“性格问题”,有的甚至认为与算八字、看相差不多。颍西中心校关工委家庭教育咨询师走进辖区各校园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座谈时,有的学校通知家长却尽量避开心理咨询几个词,怕家长有戒备心。在咨询座谈时,有的家长一言不发,甚至排斥心理问题的存在,忽略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孩子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有的家长还否认,导致出现严重的问题。 2、管教方式不科学,教育方法不适当。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采取打压、命令式一言堂的专制管教方式,信奉“不打不成才”的信条,孩子有点问题动手就打,出口就骂,经常用挖苦、嘲讽的字眼训斥孩子,导致孩子出现自卑、逆反等心理问题。 有的家长溺爱孩子,过度保护,视孩子为掌中宝、心头肉,除了学习,其他一切事都由父母包办,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对孩子的毛病或过错无原则的迁就,剥夺了孩子应对挫折的机会,导致孩子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心理脆弱,骄横任性等。 很多家长忽视情感交流,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亲子关系紧张,尤其忽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对孩子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孤僻、甚至抑郁视而不见。 3、不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环境决定人的发展。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行为、认知发展会造成不良后果。有的家庭父母冷漠无情,缺乏情感回应,过度干涉孩子的选择,孩子感到不被关注或重视,造成过度敏感、抑郁;有的家庭夫妻关系紧张,存在家庭争吵、暴力或冷战,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有的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孩子情感缺失,会引发自闭、恐惧、抑郁心理;有的家庭过度攀比,功利化教育理念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引发虚荣心膨胀、自卑等心理问题。 不良的社会环境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一是不良同伴、朋友的影响。有的孩子被怂恿参与霸凌、吸烟、酗酒,出现早恋、逃学、打架、自残,引发焦虑和恐惧心理;二是不良网络与媒体的影响。有的孩子沉迷短视频、网络游戏、色情内容,导致失眠、食欲不振、体质下降,引发厌学、抑郁;三是教育内卷与过度竞争,家庭与学校过度强调分数、课外补课班泛滥,攀比风气严重,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引发厌学或抑郁心理问题。 4、家校沟通不畅,合作教育不力。家长与学校沟通低效,不能很好的配合。部分家长不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或心理咨询教育活动,将心理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学校对家长的指导、教育不力,学校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5、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支持体制不完善。有的应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位认识不足,没有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应有责任;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有限,家长学校、心理咨询讲座活动较少,参与率较较低,医疗卫生机构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教育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要提高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让孩子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请专家学者举办通俗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家校社合作开展家长培训,线上学习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家长预防、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 2、优化社会环境,改善家庭环境。各有关单位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社会每一个成员都重视理健康教育,落实减负政策,推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加强社交媒体平台内容的审核,减少“外貌焦虑”(何意?)、“攀比文化”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家庭要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渠道,倡导非暴力沟通,尊重孩子选择权、表达权,培养良好的心态,帮助孩子宣泄情绪,缓解焦虑,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力戒盲目攀比。夫妻努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在孩子面前爆发冲突。 3、注重生命与挫折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与挫折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帮助孩子科学认识生命起源、生理与心理健康。通过讲名人故事或身边的案例,引导青少年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教育孩子学会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失败与挫折,提升心理韧性。 4、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家庭、社区、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强化职责,主动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协同发展。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及运行机制,尽快配齐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为孩子提供正常的咨询服务。二要开展医疗机构进校园活动,与学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服务家长和学生,减少病耻感,提升干预效果。三要增加社区心理服务站点,建立家庭心理健康档案,对高风险家庭(如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重点关注,及时提供咨询指导。 颍西中心校关工委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打造出“点、面、线”同发力,指导服务家庭教育的模式,颍西街道振兴社区关工委创建了“家、校、社、医联盟工作站”,已成为颍州区乃至阜阳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品牌,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家庭教育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加强“家、校、社、医”联动机制建设,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