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风,成长的基石 | [05-06] |
![]() |
七彩家风代代传——好.. | [05-05] |
![]() |
守护留守儿童“平安上.. | [05-04] |
![]()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关.. | [05-04] |
![]() |
颍上县网上家长学校第.. | [04-30] |
![]() |
随风潜入“家” 润“.. | [04-29] |
![]() |
颍东区举办“青少年版.. | [04-29] |
![]() |
老庙小学:珍爱生命 .. | [04-29] |
电话: | 0558-2272076 |
地址: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
![]() | 当前位置:首页 > 阜阳家教研究 |
家长要努力变知道为做到 | ![]() |
发布时间:2019-12-24 浏览:4321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阜阳市教育局 阜阳市家庭教育研究会 夏夫山 朋友的儿子上二年级,开始戴红领巾,开学不到两周丢了两条。中午放学,正当朋友打算再给他再买时,他告诉朋友:“爸爸,我有红领巾了。”朋友立刻问:“哪来的?”儿子说:“是在课桌旁捡的。” 二年级刚开学,孩子小,又没养成戴红领巾的习惯,时常丢的情况可以理解。朋友想必须及时与孩子沟通一下,处理好丢、捡红领巾的问题。 他们先买了红领巾。到了家,朋友把孩子拉到身边坐下,帮助他查找开学以来连续丢两条红领巾的原因——随便取下红领巾忘了及时戴上。他告诉儿子,不要随意取下红领巾,要养成经常佩戴红领巾的好习惯。同时,要学会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随后,他拿出儿子捡到的红领巾,问儿子:老师教导你应该拾金不昧吗?儿子说:“教导了。”朋友说:“拾金不昧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人应具备的良好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捡到后一定要归还失主或上交老师,哪怕是一个红领巾、一支铅笔。” 朋友的儿子听后,点点头说:“爸爸,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从那以后,朋友的儿子再也没捡回东西。时常还会听到儿子对朋友说:“今天我捡到一块橡皮还给同学了。”“今天我捡到一枚5分硬币交给老师了。”…… 曾听说一个故事。一个小偷因盗窃金库被判死刑。临死之前,他要求和母亲说几句话。母亲走上前把耳朵凑上去,想听听儿子要说什么话。小偷张开嘴,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来。 母亲疼得叫了起来,很不解地骂他不孝,犯了罪,临死前还咬掉她的耳朵。小偷愤恨地回答说:“我小的时候,在我第一偷东西时,你如果揍我一顿,教导我改正错误,我还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两位家长不同的家教方式,孩子成长的结果截然不同。卢梭说过:“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那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乃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日常生活中,诸如“拾金不昧”和“偷盗可耻”的道理,家长们应该都不陌生,关键是在自己孩子真正出现“拾金”或“偷盗”行为时,要教导其体现“不昧”的品质或“可耻”的思想。在互联网、QQ、微信、抖音等信息十分发达的今天,类似“拾金不昧”、 “偷盗可耻”的家教知识很多,家长们耳闻目染,触手可得。家长教育孩子,只讲大道理是不行的。应从点点滴滴做起,让理论指导实践,变知道为做到,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奠基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