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家长要与孩子彼此相伴共同成长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19-04-04  浏览:1308 次    字体大小 :


阜阳市颍州区文峰街道关工委   魏国杰

 

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长陈宝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家长也要接受教育。这句话对广大家长来说是福音也是责任,但更重要的是责任!

一、我国目前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

多年以前,我国就作出了在不少领域与发达国家接轨的战略部署,但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父母教育却未被列入重点,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要求年轻恋人如果想领取结婚证,必须先参加政府举办的父母学校,培训合格才能领到结婚证。可是我国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认为有能力教育孩子。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

那么家长应怎样提高教育孩子的生存、成长能力呢?

1、生了孩子,就得设法教育好。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深奥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担负着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育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要把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2、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因此,抓紧、抓好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尤为重要。

儿童成长 的四个关键期是:

•秩序规范关键期(2-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同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 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3、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也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4、家长应遵循的准则

①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此外,一定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谈”。

②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③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④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5、不要打扰孩子的良好兴趣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小时候家境并不好,家里并没有适合小孩的读物,于是就读大人的书,还用母亲的阅览证到处借书看。很多人对此有质疑,但白岩松的父母并未干涉。

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并且伴随一生,为他的成功之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后,白岩松仍然十分感激地说:“非常幸运的是,我在童年的时候,母亲没有阻拦我阅读各种各样的书。”

对于自己的孩子,白岩松也同样如此。他的孩子最开始阅读的大部头竟然是武侠小说,他也并未干涉。看完之后,孩子对明清两个朝代的历史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去找相关的历史书来阅读。小小年纪,阅读量就比同龄人高出了数倍,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白岩松说道:“自然生长,不要打扰孩子的兴趣。”优秀的父母往往有旁观的自制力和定力。

我们常常容易轻视孩子的直觉和判断力,对孩子的想法或是做法不屑一顾,情不自禁便以智者的身份强势闯人,要么唠叨指点,要么代而为之,甚至横加干涉。

然而,孩子比我们想像中更聪明、更有潜力。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独自探索中,他们培养了兴趣、学会了思考、懂得了独立、尝试了创新,并将这些优秀的品质日积月累,积水成渊,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其实,旁观也是一种爱,一种更具智慧的爱。父母能做的就是替孩子扫除路上的危险,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二、合格的家长在

家庭教育中前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已讲了多年,可很多人只是挂在嘴边,好像只是嘴上说说,很少有人真正重视这件事。前几年,有一句日本谚语在中国流行“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成长起来的。”很多人深以为然,但针对家长的教育始终没有落到实处。现在党和国家真的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了,不少家长倒感觉很是别扭。其实“家长教育学”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了,90多年前,苏联早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出要给准备成为父母的人开“家长教育学”的课程,学完了这门课,成为合格的家长,才可以生孩子。前面已讲到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实行这种办法,现在我们要给家长补上这一课。苏霍姆林斯基还精彩的描述到:“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基础上的。没有比父母在培养人时所用的智慧更为复杂了。无知识、无礼貌的环境早晚会变成孩子的愁苦和眼泪。”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我国电视著名栏目主持人杨澜说:我不想放弃自己成长的可能,我不能因为生了孩子就让自己止步不前。我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这样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在他真正懂得的时候,他会对我有爱,也有尊敬。

是啊,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建立在父母含辛茹苦几十年如一日的伟大牺牲上的,而是与孩子彼此相伴,共同成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