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这三个生活好习惯,请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18-11-01  浏览:1397 次    字体大小 :

原创: 刘良华

一、吃饭习惯

好的饮食起居习惯显示为三个特征:一是狼吞虎咽地吃饭(不是细嚼慢咽);二是每天一次大便;三是早睡早起。

第一,慎重对待“吃饭的习惯”。吃饭需要考虑的要点是:吃什么,怎么吃,和谁在一起吃。

父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让孩子吃什么?父母往往会为担心自己的孩子缺乏营养以至于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不少父母为孩子购买大量的钙片或其他补品。

其实,只要家庭不处于赤贫状态,让孩子多吃五谷杂粮,就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可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肉类食品,但是,在现代社会,常见的肉制品都含有大量的激素。这些激素会让孩子处于虚弱的肥胖状态。人究竟是肉食动物还是素食动物,现在尚有争议,比较可靠的方式是,让孩子吃少量的肉制品而多吃有利于消化的五谷杂粮。就“有利于消化”而言,土豆、芋头、红薯、大豆、面粉、绿叶菜、水果就是理想的食品。孩子喜欢吃什么或不喜欢吃什么主要受父母烹饪方式的影响。比如,孩子不喜欢吃土豆,往往因为父母烹饪的土豆“难以下咽”。

如果父母学会用各种方法烹饪土豆(烹饪土豆至少有10种方法),孩子就会喜欢这种食品,甚至会终身喜欢这种食品。在“芋老人传”的故事里,那个人之所以怀念芋头的味道,固然与他当时的饥肠辘辘的饥饿感有关,但芋头在那样的时刻烹饪出来的独特的味道,也是重要的因素。

就中国南方人普遍喜欢吃米饭,而北方人普遍喜欢吃面食,这里面有地域的差异,但从“有利于消化”角度来看,面粉优于米饭。而在所有面食品之中,不过度加工的面食比过度加工的面食更有利于消化。比如,最好让孩子多吃馒头、面包,少吃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的袋装食品,尤其要教育孩子少吃零食。

除了民间手工所做的现做现吃(或存放比较短的时间)的零食之外,其他所有用包装袋密封之后出售的零食,都是有毒的。差别只在于:有些密封的包装袋里的零食的毒性大一些,有些密封的包装袋里的零食的毒性小一些。凡零食,必有毒。尽可能让孩子少吃或不吃零食。零食既影响孩子的意志力并因此而使孩子性格不好,而且影响孩子的食欲并因此而使孩子身体败坏。

除了“吃什么”,父母最好关注孩子“怎么吃”的问题。按照中医的原理,中国人倾向于细嚼慢咽的吃法。但是,从激发吃饭的情绪和胃口来看,最好的吃法不是细嚼慢咽而是狼吞虎咽。

父母可以在某个时候和孩子比吃饭的速度,“一、二、三……”,开始吃饭的游戏。这个办法虽然不必频繁使用,但偶尔用类似这样游戏的方式,有助于孩子建立自己吃饭的节奏,也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和天伦之乐。不少父母总担心孩子吃饭速度太快影响消化或导致“被噎住”。但是,孩子无论如何狼吞虎咽地吃饭,他会自动调节自己吃饭的节奏。

几乎没有孩子因为吃饭快而被噎死。所谓“因噎废食”,并非嘲笑人们因为被噎住而拒绝吃饭,而是嘲笑人们因为担心被噎住而拒绝快速吃饭。

不过,鼓励孩子吃饭时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并非完全不讲餐桌礼仪。父母需要提醒孩子,在家里吃饭时可以狼吞虎咽,但是,如果有他人在场,吃饭就要有餐桌礼仪。否则,别人会认为这个孩子没“家教”,像个非洲的难民。

另外,在考虑“怎么吃”的问题时,可以选择“全食物”的办法。有些食品可以连皮带籽地吃,“吃完整食物”,尽量摄取保持完整的原生状态。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全食族的食物必须是绿色纯天然的,不打农药和上蜡的,以免对人体造成任何急性或慢性危害。

除了吃什么和怎么吃,另外一个要素是和谁在一起。总的建议是,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吃饭。如果没有特别的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餐桌教育”(以及“耕读教育”)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

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彼此牵挂着对方的饮食习惯,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杯盘之间偶尔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常常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和孩子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缘故。很多人是在家庭的餐桌上学会了怎样做一个风趣的讲话者和一个好听众。

        二、排便习惯

        孩子一旦出生,就需要有人训练他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便采用“尿不湿”,也最好引导孩子在固定的时间排便。

孩子9岁前后,则可以训练每天早晨大便的习惯。早晨起来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厕所。可以在洗漱之前排便,也可以在洗漱之后早餐之前排便,或者早餐之后出门之前排便。这是排便的最佳时期。

        如果没有形成早晨排便的习惯,则可以安排在晚餐之后睡觉之前。如果这两个时间都不能保证,午餐前后排便也是一个“次优”的办法。就频率而言,最好每天盛大地排便一次。一天一次最健康,两天一次则说明可能“有病”(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三天一次则说明病得比较严重,四天以上一次则是“妖怪”。

        很遗憾,竟然真的有孩子偶尔会出现四天以上一次大便。排便不畅通,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饮食状态和健康状态。

为了教育孩子重视排便问题,日本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厕所研究所”。研究人员到各所学校登门授课,对孩子们讲解大便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他们带领孩子们一起用粘土做各种形状的不同“大便”,然后告诉孩子们:哪一种大便是健康的,哪一种不太健康,当出现过于干燥,或水分过多的不健康大便时,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些什么,等等。[1]


        三、睡觉习惯

        除了重视孩子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之外,父母还需要训练孩子睡觉的习惯。让孩子“身体好”的最古老而经典的办法是“早睡早起”。富兰克林的说法是:“早睡,早起,是使人富有、健康和聪明”(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 makes man wealthy, healthy and wise)。2017年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颁布给Hall、Rosbash和Young三个美国人。他们的贡献是,如果睡眠不够,熬夜或昼夜生物钟紊乱,人就会被笨和变丑。[2]

为了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全家人最好少看电视,并尽量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以内。

        父母有时抱怨自己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太多,其实,凡是家里有一个看电视的“小东西”,这个家里一定有一个或几个看电视的“老东西”。有些人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电视打开,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把电视机打开。这些人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别的主题,电视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有些年轻的夫妻最初感情还不错,两人经常聊天,后来没什么可聊的了,只能过着看电视的生活,而看电视又会反过来使人被电视情节牵着鼻子走,它剥夺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电视就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够让全世界那些不想交流的、没有情趣的人默默无语地守侯在那个“黑匣子”面前。他们不愿意去跟同伴交往,他们不愿意去阅读,他们不愿意去运动,他们只想看电视。

电视机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习惯是一个破坏,更严重的问题是,后来又发明一个摇控器。摇控器意味着人可以在离开电视很远的地方,像个土豆一样蜷缩在舒适的沙发里。有些人实在没什么出息,每天蜷缩在沙发里,手里拿着遥控器,不断地抖动,不断挤压按钮,不断地转换频道。人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他究竟想看什么节目。其实他对哪个节目都不感兴趣,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表示自己还能够动。

        美国育儿教育专家斯波克说:“我强烈反对的一件事情就是看电视。即使是高质量的儿童电视节目也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因为电视为孩子做好了一切,几乎不需要孩子做什么努力。”[3]

        如果孩子离开了电视机之后就无法过正常的生活,则说明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比较低下。“那些从来没有养成看电视习惯的孩子就不会思念电视,他们会用其他的活动来填补自己的生活。”如果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不必急着修理。偶尔过几天不看电视的生活,可以为家庭带来新生活的乐趣。“那样的话,孩子和家人就不能依赖被动的娱乐方式,而学着人类几千年来的做法,通过读书、写作或者交谈来积极地创造和发展他们的兴趣。

        “如果你的孩子的卧室有电视机的话,最好把它撤掉吧。”[4]

        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最好限制在一天一个小时以内。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但看电视的时间的长短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看什么内容。如果不看爱情电影或爱情电视剧而只看童话故事或欣赏自然的艺术短片,那么,孩子每天看电视3小时也许不算超长。

        看爱情电影或电视剧虽然也有情感教育的课程效应,但是,孩子的情感教育需要以尊重孩子的“自然”为标准,不要人为地用爱情电影或电视剧提前给孩子强化情感,不要用成人电影里的拥抱、接吻、抚摩、呻吟、裸露来过度激发孩子的情感欲望,导致孩子“性早熟”。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不要让孩子过早地看那些“成人片”。人的生命是有节奏的,孩子的身体和情绪还没有发展到看那些“成人片”的阶段。就孩子而言,凡是以爱情电影或情感剧的名义呈现拥抱、接吻、抚摩、呻吟、裸露等镜头的电影,都可以视为色情电影。不过,并非所有的爱情电影都是色情电影,有些爱情电影或情感剧比如韩国的《大长今》,那里没有泛滥的拥抱、接吻、抚摩、呻吟、裸露等镜头。

        孩子的天真无邪与孩子的直觉、记忆力成正比。孩子的性成熟、情感成熟与孩子的直觉、记忆力成反比。宁可让孩子显得比较天真、无知,也不要让孩子过于世故。

        家长需要警惕两种“聪明”的孩子:一是看上去很懂事、世故、消息灵通甚至“八卦”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满脑子都是杂乱的生活信息。杂乱的信息垃圾会淹没、压制、破坏他的直觉、记忆力。

        二是情感成熟,善于与异性交往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情感发达、善于伪装、算计甚至花言巧语。发达的情感同样会淹没、压制、破坏他的直觉、记忆力。当孩子变得情感发达、性成熟时,孩子的记忆力就急剧衰退。

        而电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灾难就在于:第一,它使孩子信息灵通,也使孩子乐于收集和传播垃圾信息。第二,它催促孩子情感成熟、性成熟。那么多“聪明”的孩子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二年级突然成绩下降,很可能与孩子情感发达、性成熟、性觉醒有关。可怜的孩子们,他们的情感、性欲被激发出来,却得不到安置和安抚,于是,他们白天坐在教室里想入非非,晚上躲在被子里偷偷摸摸。孩子的有关知识的直觉和记忆力被破坏,于是,成绩骤然下降。

        不过,无论电视有多少坏处,毕竟它能够给人带来娱乐和消遣。即便电视使人堕落,人有时倒需要“偶尔堕落一下”。“不做无益之事,难遣有涯之生”。如果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完全不看电视,既不必要也不正常。

        父母可以让孩子接触电脑游戏,但必须严格限制玩游戏的时间并监视游戏的主题。“电脑游戏是理想的教学工具。不幸的是,这些游戏教给孩子的常常是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射击。”“在电脑游戏中开枪射击的次数越多,孩子们想到杀人的时候就越不害怕。”[5]如果孩子不幸染上了“网瘾”,要么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制定上网的规则,要么因为孩子在电脑游戏之外找不到足够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是搜索和阅读有关“日本孩子的生活教育:让厕所充满爱”的资料。

[2]  详见:张田勘. 揭开生物节律的奥秘[N].北京日报,2017-10-11:17.

[3] [美]斯波克著,武晶平等译:《斯波克育儿经》,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18页。

[4] [美]斯波克著,武晶平等译:《斯波克育儿经》,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54-356页。

[5] [美]斯波克著,武晶平等译:《斯波克育儿经》,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57页。  


- END -


作者: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家庭教育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