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孩子的这项软实力,80%的父母都忽视了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18-10-26  浏览:1172 次    字体大小 :

原创: 刘良华

编者按:

学校教育往往侧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重点培育孩子的性格和身体。

家庭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脑袋,不能贬低、压制、压迫脑袋以下的部分。

除了运动,最好让孩子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足够的劳动量。运动和劳动两者一起负责塑造孩子的身体。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

家庭教育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特殊的目的。

学校教育往往侧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重点培育孩子的性格和身体。

“性格-身体本位”的理想是:“文明其性格,野蛮其身体”。

 

1、让孩子有足够的运动量和劳动量,并因此而接受自然的考验

“活动”是教育的故乡。教育原本从活动中产生,教育的最初形态就是活动、生活。后来印刷书出现,学校出现,教育逐步演化为某种“语言说教”。

语言说教是一个进步,但也隐藏了危险和危机。当教育出现危险和危机时,可以尝试回到教育的原点,用“活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不愿意跟你谈他的心事,而你估计孩子的心事太重,需要释放出来,那么,最好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些家务或者带着他出去运动。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在运动的过程中,或者在运动之后回家的路途中,孩子可能会把他的心事说出来。

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心跳缓慢时给孩子提出建议。孩子在睡懒觉或在孩子竞赛失败之后,他会拒绝任何美好的建议。

如果给孩子提建议,父母最好先让孩子情绪高涨、心跳加速。人在心跳加快的时刻往往更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

活动既可以显示为劳动,也可以显示为运动。如果没有体力劳动,就必须有足够的运动。让孩子至少喜爱一项竞技型的运动技能,“用体育培养精英”。

 

古代的教育发端于“劳动”,现代的教育失去了劳动的空间,“运动”取而代之。

运动的真正目的在于:增进健康,增长力量,它让人因此而有强健的“行动能力”与“冒险精神”。它让人不至于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懦夫;它让人自信满满、雷厉风行、决策果断、敢于冒险,而不只是沉于幻想、优柔寡断。

所谓“受教育”,就是使身体趋向强健、强悍甚至野蛮,使性格或人格趋向健全、勇猛、锐利、热烈。

现代学校教育出于安全的考虑而很难看到精力充盈、意志发达、喜气洋洋、激情澎湃、势不可挡、豪侠仗义、浑身是胆、不知疲倦、不愿意停止与妥协的生命狂欢状态。

这些精神状态只能从家庭教育开始。

最好让孩子在家庭中接受足够的“体育”锻炼,增进孩子身体的力量感和优美感。

 

力量和优美的经典案例是古希腊人的“投掷铅球”和“投掷标枪”图案。健康状态是雷厉风行的生活习惯、高高地扬起铁锤砸碎石块的劳作状态。

“身体强健”不只是“四肢发达”,它让神采飞扬,活力四射;让勇气充沛,敢于冒险;让意志发达,承受困顿与锤炼而笑声朗朗。

家庭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脑袋,不能贬低、压制、压迫脑袋以下的部分。“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叔本华语)

在药店永远找不到最好的营养品,因为最好的营养品在劳作的田野里或奔跑的运动场上。

不要指望学校教育能够训练孩子的身体。孩子整天坐在教室里,像坐牢。偶尔有体育课,那是“放风”。

体育课原本应该让孩子疯狂地奔跑、追逐、跳跃、翻腾、对抗、冒险,体育课原本是让孩子周身流汗、气喘吁吁、狂野不羁的地方,但是,学校的体育课变得越来越文静、文雅。

体育老师不敢让孩子做任何所谓的危险的动作,因为孩子的身体如果受到一点点意外的伤害,学校就会成为被告。

既然学校体育课不能训练孩子的身体,孩子的身体发展就只能由家长亲自负责。

 

在性格和身体之间,身体是本原。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

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勇敢的习惯,他的身材会逐步退缩、萎缩、佝偻。中国因过于崇尚文化和文雅而导致身体矮化,曾有“东亚病夫”之说,这种改变在中国近代一度显示为“尚武”精神与“军国民教育”运动。

梁启超在有关“新民说”的系列文章中专门《论尚武》,对中国人以文弱为美的病态习惯提出批评[1]。

后来蔡元培(时任教育部长)对于民国教育所提出的意见书,开宗明义直陈:“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也[2]”。于是,“军国民教育”一时成为当时“新教育”的主要方针。

后来《新青年》的作者们虽然对“军国民教育”颇有微词,但对于“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的青年身体也一致地持批评态度[3]。

可惜,当中国社会再次强调知识学习和采用类似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制度之后,身体再度衰落。

为了拯救孩子的身体,家长需要亲自带领自己的孩子一起运动和劳动,而且最好是家务劳动和户外运动,让孩子在劳动和运动中接受洛克式的考验。

洛克在《教育漫话》的开篇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天天不断地用冷水洗脚……身体情况比较好的人用冷水浴的办法去增强和锻炼体格。[4]”“要多过露天生活,即使在冬天,也应尽量少烤火。[5]”

 “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自然给予人们的甘露是睡眠……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6]”

除了以野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身体之外,洛克同时建议父母尽可能禁止孩子吃糖果。“一切糖果都应避免、不吃。[7]”

洛克的建议可能是对的,不要以为天气寒冷,就给孩子穿厚重的衣服。不要以为孩子长身体,就让孩子整天处于“饱和”之中。

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父母需要想办法让孩子尽可能吃饱、穿暖。但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必须让孩子有“饥饿感”和“抗寒力”。

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糖果、巧克力以及其它甜食。在糖果、巧克力面前不能节制的孩子,长大之后不会有什么出息,至少,他的身体不是臃肿,就是脆弱。吃甜食而不节制的孩子,身体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

 

2、让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活动习惯(包括劳动和运动)

不必完全禁止孩子吃糖果、巧克力,那样剥夺了孩子的欢乐感,也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感,但是,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尽量少吃糖果、饼干或巧克力等甜食,尤其要禁止孩子饭前吃零食。

饭前吃零食会让孩子处于似饿非饿的麻木、餍足状态,孩子会因此而失去食欲。没有食欲的人,食欲不强烈的人,是不幸的。

洛克的说法是:“不能从粗糙的木桶中饮到甘露的人是不幸的。”中国民间的经验是:“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对于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家庭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缺乏饥饿感。保护身体的基本策略是让孩子在饥饿状态下进食,不让孩子因吃零食而整天处于饱和状态。

遗憾的是,中国人太重视“温饱问题”,中国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忍饥受寒”。

除了洛克的思路之外,也可以考虑康德的建议,因为康德原本就大量地参考了洛克的思路:“不要让孩子穿得太暖,因为他们的血液温度本来就比成年人的高很多。

孩子的血液温度能达到华氏110度,而成年人只有96度。成年人感到适宜的温度,却可能使孩子窒息。

一般说来,凉爽的生活环境能使人强壮。而且穿得、盖得过暖,或是习惯于过热的饮料,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不好的。因此孩子应该睡比较凉而硬的床,洗冷水澡也有好处。

另外,不要为了激起孩子的食欲而使用刺激性的调料,相反,食欲应该是活动和劳动的结果。

人们不能让孩子养成依赖某些事物的习惯,即使是好习惯,也不要都通过人为方式造成。尚处在生蛮状态的民族完全不知道襁褓这东西。[8]”

为了锻造孩子的身体,父母最好引导孩子拥有自己最喜欢的某项运动,以运动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奔跑、跳跃、呼喊、征服的力量。西方人的办法是“用体育培养精英”。

除了运动,最好让孩子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足够的劳动量。运动和劳动两者一起负责塑造孩子的身体。

 

3、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野蛮其身体”除了意味着用自然的方式使身体变得强壮,同时也意味着用自然的方式使身体和生命获得保护。

告诉孩子,不要喝陌生人的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如果陌生人强烈希望自己接受他赠送的饮料或是食品,也可以接受,但接受之后,不要喝他的饮料或吃他的糖果。

如果陌生人继续要求自己喝饮料或吃糖果,就大声告诉他:“我不饿,我不想吃”或者“我不渴,我不想喝”。

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跟陌生人说话。如果遇到陌生人有人问路,可以友好而快速地指路,但不要亲自为陌生人带路。告诉孩子,不要上陌生人的车,如果有陌生人意欲拉自己上车,就要大声求救。

 

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的隐私,短裤、背心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触摸。那些地方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同时告诉孩子,可以保守自己某一些小秘密,但是,不要为坏人保守秘密,不要受坏人的欺骗。

告诉孩子,如果感觉有地震,最好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来不及跑到户外,应就近躲避,用手或书本、枕头、被子护住头部,并蹲在或趴在屋内容易形成“三角空间”(比如承重墙的墙角处、厕所、厨房)的地方。

不要跳楼,不要靠近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乘电梯。一般人认为躲在桌子下面或床铺下面最安全,但是,有地震搜救经验的专业人员的答案却是:如果躲在桌子床铺下,那里伤亡率高达98%。

比较安全的方法是采用比桌或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或床铺的旁边。因为桌子、床铺、汽车等都无法抵挡下落物的重压,而躺在其旁边,往往还能形成三角空间。

告诉孩子,如果发生火灾或毒气泄漏,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往逆风的方向逃离现场。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著:《新民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2] 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3] 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页。

[4]【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6]【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7]【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8]【德】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作者: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家庭教育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