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得抑郁症的为什么多是尖子生?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22-11-02  浏览:254 次    字体大小 :

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朱铂如


不要再逼孩子“优秀”了,他们有你看不到的伤。

唯有你的爱和陪伴,才是治愈他们最好的良方。

很多家长称赞的好孩子多是成绩名列前茅,外形在同龄人里属于中等偏上;有一项或者多项才艺特长;家庭生活条件良好甚至优越;没有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但在工作室里咨询过的很多学生求助的原因相同——抑郁症。



小A,初三女生,因为有自杀倾向、重度抑郁来咨询。休学在家半年。小A曾经是班里无人匹敌的第一名,几年前就通过了钢琴全国十级。虽然如此优秀,但她始终不能和周围的同学自然相处。因为没有朋友,小A感觉孤独、自卑、绝望。

第二个是小B,高三男生。高三开学一次摸底考试保持了班级前三名的位置,但离自己理想的总分还有一定差距,由此担心考不上心仪已久的清华北大。于是他开始焦虑、失眠、没有胃口,后来厌学,发展成抑郁。

小C,高一女生。从上高中后一个月开始厌学、抑郁。在重点初中时成绩突出,中考发挥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进入普通高中后,心不甘情不愿,觉得处处不如意,逐渐自暴自弃。

在这三个案例中,虽然夫妻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但更直接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在父母的高标准、低包容性的教育方式下,他们低自尊感,过度追求完美。很多父母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努力和优秀,以为这样的孩子内心应该也是自信的、强大的,却不懂得他们内心体验着的痛苦和挣扎。

优秀一定就自信吗?其实未必。



   A的父亲坚信不能溺爱孩子,必须严格要求。他女儿小学时一道算术题计算错了,父亲就会狠狠地骂她:“笨死了。”小A始终在父亲面前感觉抬不起头来,因为“爸爸从来没夸奖过我。”

小A极度的不自信,出现了“选择困难症” ——她怕自己做出的决定不够完美会后悔。成绩再好也改变不了没有朋友的事实。自尊心一次次遭受打击,后来选择了逃避退缩。谁能理解,表面的清高,背后有着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奈,还有对自己、对父亲强烈的愤怒,甚至怨恨。

小A承认,其实她能看上做朋友的人,很少。可是这样的标准能有几个人合适呢?小A因为被排斥而感到更加自卑,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加强了她的自我攻击,她的自我感觉变差,更加封闭,开始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小B的父亲聪明能干,对儿子也抱有很高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小B从小也没有让他失望过,不仅成绩突出、爱好广泛,不过,想从父亲那里得到表扬还是很难的。

小B不仅是父母的骄傲,也是他父亲家族中同辈人里的佼佼者。一大家子都把未来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长辈们长期过度的关注和期许,给孩子的内心构成了不小的压力。

小B有点儿强迫症的倾向。例如,走在人行道或者广场上,必须躲开砖缝。书架上的书一定按照他自己设定的方式放好,如果爸妈帮着收拾房间没有注意,他就必须重新摆放。

高三开学这次摸底考试,他考班级第四,可是小B觉得不行!因为这个分数离他对自己的预期还有十几分,这样的状态高考就上不了北京的最顶尖学府。自己马上面临人生重要关口,却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想到这里,他就心慌、头疼、恶心,看不进去书,晚上睡不着。

父母也及时发现了问题,从生活安排上尽可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但还是不行。“我想申请休学一年,在家调整好了,等我有了充分的把握,下一年参加高考。”他这么打算。

小C有一个不苟言笑、严格要求的领导父亲。父亲要么是下班后经常应酬回家很晚,几乎见不到,偶尔赶上他回家早的时候,就是滔滔不绝地批评和说教。“在他看来,我就没有什么优点。我成绩还可以,可是他总是盯着我的小毛病不放过,比如屋子不够整洁啊,待人不够礼貌啊,他说我要是个儿子,他就动手打我了。可他说出来的话比打我还让我难受。”

小C人生顿时灰暗了,她像一只因为受伤掉入鸡群里又逃不走的凤凰。上课时满腹委屈愤怒,听不进去老师讲什么,她不想上学了。



这三个孩子的家庭中,父亲都扮演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形象。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主要是照顾饮食起居,对于父亲的不合理教育方式虽有怨言,却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小B的父亲比小A和小C的父亲从教育方式上好多了,但他的母亲非常理性,很少关心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小C的母亲足够感性,能够共情孩子的情绪感受,但她为此严重焦虑,没有力量帮助到孩子。

如果父母从小给他们培养出的是高自尊感,也就是自信,并且能够共情他们的感受,陪伴他们走过这段黑暗的日子,这些一时的曲折并不会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 

但是,如果以低自尊感或者说自卑,作为个人的人格底色,这种挫败作为外来的刺激就会成为抑郁症的导火索。很多父母怕表扬多了孩子会骄傲会退步,哪怕自己心里也感到欣慰和高兴,却一直都很吝啬真诚的肯定赞赏。

孩子从父母眼里看到的,永远是一张白纸上的那个黑点儿,为了迎合父母的要求,他们尽力追求更高更好更完美的自己。这种追求,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而失败总归难免。一旦失败,他们的内心听到的声音只能是多年来父母在他们耳边的苛责、批评,甚至嘲讽。这些被内化了的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像牢不可破的坚冰,封住了下面生命本来自然流动的能量。因此他们感到内心缺乏力量,虚弱无助。

尤其是,成绩突出的孩子内心里往往住着期待过高的父母。这些期待过去曾经是使他们获得优异成绩的动力,如今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优秀的人未必自信。

家长、老师和社会心照不宣地把“尖子生”和“完美”划上了等号,似乎成绩好就代表着能力强、个性好、受人欢迎等等。学习成绩只是反映了学习某些知识和掌握某种技能的水平状况而已,和身心健康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尖子生云集的全国著名高校里,抑郁症的发病率难道比三流学校低吗?“高处不胜寒”,成人和孩子在这点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那些尖子生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内心比别人更多的焦灼和压力。特别是在面临升学就业,进入新环境时,能否续写自己的“完美”神话,他们又比成绩平平的学生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对于心智还在发育中的青少年,当他们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困惑、脆弱而无助时,更需要来自外界的指导和帮助。对于这样的尖子生,家长和老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走下“神坛”,褪去已成为负担的光环。只有放下来自外界的种种过高期待,他们才能在这个逐步确立自我认同的年龄,慢慢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意义和价值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此时此刻他们最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充分、无条件地接纳。

耐心聆听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陪伴他们走出这一段黎明前的黑暗。

如果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就此进行交流,最起码请不要单纯从表面行为上约束孩子的作息时间,关注上学与否。

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你的一个拥抱、拍拍肩膀、摸摸头也许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