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铺路石,是塑造灵魂的工程。
但教育从哪里开始呢?
教育,从家里的小事开始。
2
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
家里的一点一滴,都在悄悄影响着孩子。
餐桌前,一家人围坐,这就已经是教育的开始。
教孩子等长辈先动筷,这是尊重。
教孩子吃饭不乱扔食物,这是习惯。
教孩子吃完饭帮忙收拾碗筷,这是责任。
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却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的种子。
3
孩子的房间,也是教育的课堂。
玩具乱丢?不行!
书本乱放?不行!
教会孩子整理房间,就是教会他们整理生活。
把玩具归位,把书本分类,孩子学会了有序。
整理房间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会独立的过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4
家庭沟通,更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孩子有烦恼,父母要倾听。
孩子有想法,父母要尊重。
不要打断,不要指责,耐心地听孩子说完。
孩子会感受到被尊重,也会学会尊重他人。
家庭里的每一次对话,都是教育的机会。
父母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才会学会表达,学会理解。
5
生活中的点滴习惯,也可以是教育的一部分。
早睡早起,这是健康。
节约用水用电,这是环保。
不乱扔垃圾,这是公德。
这些小事,孩子从小做起,就会成为他们一生的习惯。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教育,从家里的小事开始,从餐桌礼仪开始,从房间整理开始,从家庭沟通开始,从生活习惯开始。
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去积累、去沉淀。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父母尊重长辈,孩子也会尊重长辈。
父母热爱学习,孩子也多半如此。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教育孩子,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不要等到孩子犯了大错,才去教育。
那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习惯,形成好习惯和品德。
7
教育孩子,要耐心。
孩子犯了错,不要急着批评。
先了解原因,再引导孩子改正。
教育孩子,要用心。
关注孩子的小细节,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
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命令孩子。
8
教育,从家里的小事开始。
让孩子在家庭的温暖中成长,在生活的细节中学习。
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生一世的事业。
从家里的小事开始,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学会责任,学会独立,学会沟通,学会习惯。
这些小事,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铺路石,会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
来源:赖赖老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