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
家风家教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风家教
我心中的榜样——外公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25-04-20  浏览:52 次    字体大小 :

阜阳市铁路学校  刘智豪


  题记 :人来到这个世界,不能光为自己活,有能力一定要帮助别人!


  我生活在安徽,外公生活在四川;我是阜阳市铁路学校的一名小学生;外公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名普通的村支书。由于相距遥远,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外公几次,但外公在当地彝族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和他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我们整个家族。“好家风”就像外公家门前的那条小何,涓涓流淌,流进我们的血脉......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回到她的老家——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大山里的小村寨。到了那里,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乡邻们听说老支书家里来了个“城里的娃”,纷纷送来从山中采来的蘑菇啦,山枣山核桃什么的,外公知道后,就让妈妈带着我,把从城里带去的奶糖啦,糕点啦,回送给乡邻们。有几位奶奶当场拉住妈妈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连声说:“你爸爸是个好人,他心里装着村里的每个人,他是给大家造福的人呀……”


  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2008年汶川地震给外公所住的村子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许多村民盖在山顶或半山腰的房子塌了。政府部门为了村民的安全,建议村民搬迁至平坦安全的地方建房。可是不少人家在大山里住惯了,说什么也不肯搬,外公便承担起了解释劝说的任务。常常是这个山头下来又上那个山头,嗓子哑了,鞋磨破了,脚磨肿了,做通了一家再到另一家。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仍坚决不迁,说哪怕房子再震倒了,她死在山上也不愿意搬迁。外公好话歹话说了几箩筐:“......大娘,在山上建房不安全,您老人家自己不怕死,但能不能替儿孙考虑考虑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外公最终说服了所有的村民。紧接着就是规划、建房、分房搬迁,哪一件事都浸透了姥爷的心血。再后来,村民们都搬进了安全、宽敞的新居,而外公因劳累而大病了一场,足足在医院住了几个月。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外公所在的村是个贫困村,通往外面的是一条险峻陡峭的山路。交通的极度闭塞,给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阻挡了村民致富的步伐。这时候,外公毅然承担起了这艰巨的修路任务。政府的拨款有限,向村民筹钱也很难,更难的是有些村民因修路影响了自家的宅基地而拒绝配合。困难虽多,但为了把路修通,姥爷从没打过退堂鼓。因为他知道,道路不通,村民就永远也别想过上富裕的日子。修路款不够,外公把自己家的积蓄搭上;村民不配合,外公就拎着酒菜去找他们吃饭喝酒“套近乎”,把自家的“好地”让给别人。为了节省开支,外公亲自带着村民挖山开道,从不计报酬。在外公和村民的努力下,一条柏油路蜿蜒而下,路通了,外公又住进了医院......


  外婆曾抱怨说:“你外公为了大家,都不顾自己的小家,真拿他没办法……”


  我也笑着说“外公你为别人的事这么辛苦的,又出力又赔钱,图啥呀?”


  外公听了我的话,收敛起慈祥的笑容,变得严肃起来:“人来到这个世上,不能光为自己活着,有了能力一定要帮助别人!这句话是我的妈妈告诉我的,因为我们小时候大家都穷,但是有了互相帮助,就能支撑下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要暑假结束,我要回安徽了,临别前外公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小宝,我希望你像一团火,既照亮自己,又温暖别人……”


  从四川回到阜阳,回到学校,我也慢慢改变了:看到小同学摔倒,我会赶忙去扶起;谁在学习上有困难,我会帮助一起克服;看到路上的纸片,我会主动拾起来;看到同学闹矛盾,我会主动劝解;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我会呐喊助威……我现在只是六年级的小学生,我的力量还不够,但是,我会一直向外公学习,学习他“心中有他人”的一团火精神,让好家风代代相传!


指导老师:孙月异

推荐文章